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结果公开 > 统计信息

振兴发展换新颜 乘势而上谱新篇

访问量:

振兴发展换新颜 乘势而上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感恩奋进、苦干实干,赣州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GDP)2014年突破2千亿后,仅用4年和3年时间,分别于2018年突破3千亿元、2021年突破4千亿元,达4169.37亿元,比2012年翻一番。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排位大幅跃升至2021年的第65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8.9%,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427.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652.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089.51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7、2.1、3.1倍。


图片


综合财力大幅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于2014年突破2百亿,2021年接近3百亿元,达294.07亿元,年均增长8.5%,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18个县(市、区)和赣州经开区均超5亿元,赣州经开区、南康区、章贡区稳居前三,均超20亿元,其中,赣州经开区突破25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961.09亿元,是2012年的2.3倍,总量稳居全省第1。

图片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年突破千亿,2021年接近2千亿,达1987.68亿元,总量翻番,年均增长11.2%。批发零售业较快增长。2021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32亿元,年均增长10.6%。住宿餐饮业态势良好。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6亿元,年均增长16.3%,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的8.6%上升到2021年的12.9%。


图片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由2012年末的2268.74亿元增加至2021年末的6415.49亿元,增长1.8倍,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270.68亿元,比2012年增加2942.9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由2012年末的1283.18亿元增加至2021年末的6611.66亿元,增长4.2倍。金融业占比明显提高。2012年金融业完成增加值75.59亿元,2014年突破百亿元,达102.05亿元,4年后达228.90亿元,2021年,实现295.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5%,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4%提高至2021年的7.1%,提高2.7个百分点。2021年,赣州金融机构191家,成为赣粤闽湘四省九市中金融机构最多、种类最齐全的设区市,上市企业增加至16家,率先在全省实现境内A股各版块全覆盖。


图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4.9:46.1:39.0调整为2021年的10.3:39.6:50.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图片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牧渔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405.3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96.58亿元。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21年,粮食产量52.36亿斤,比2012年增产2亿斤,单位面积产量由2012年的341公斤/亩提高至2021年的347公斤/亩。畜牧业、渔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肉类总产量由2012年的65.08万吨提高至2021年的85.84万吨,年均增长3.1%;2021年末肉猪出栏头数692.36万头,是2012年的1.2倍;水产品产量由2012年的27.5万吨提高至2021年的31.20万吨,年均增长1.41%。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202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57.29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399台,是2012年的11.6倍。蔬菜、脐橙、油茶等特色产业较好发展。建成蔬菜大棚28万亩,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8家;赣南脐橙以681.85亿元的品牌价值稳居全国区域品牌水果类第1,2021年,脐橙产量150.42万吨,比2012年增长20.2%;“赣南茶油”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续4年荣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

工业发展量质齐升。规上工业企业数迅速增加。规上工业企业数由2012年末的890户发展到2021年末的2478户,增加1588户,增长178.7%;2021年,营业收入过10亿的工业企业达74家。产业集群快速发展。2021年,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纺织服装、医药食品产业突破300亿元,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接近3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加快。2021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5%、33.2%,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9、21.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0.1%、21.0%。

服务业贡献超七成。服务业增加值2016年突破千亿,2021年突破2千亿,达2089.51亿元,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2年的41.4%提高至2021年的76.9%,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旅游行业加快发展。自2017年来连续5年获“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设区市”称号,国家4A级景区实现县城全覆盖,跻身全国12大重点红色旅游区,2012年以来,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连续多年超过25%。


改革开放走深走实



重点改革加速推进。在全省创新实施“全产业一链办”改革,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助推首位产业强链补链集群发展。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市县同权”改革,同步加强承接能力建设,推进基层审批服务、综合行政执法、“多网合一”改革,“赣服通”市县分厅全部上线,80%以上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超九成,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成为国家部委改革创新和获批国家级试点平台最多的设区市之一。

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不断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步伐,深入推进深赣对口支援合作。出口总额连跨200亿、300亿、400亿、500亿4个台阶,由2012年的179.39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576.47亿元,年均增长13.8%,高于全省4.0个百分点。2021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51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3%,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赣州国际陆港一线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依托赣州国际陆港的建设发展,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打造了内陆地区双向开放的新高地。


图片


图片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交通运输网络日趋完善。赣韶铁路、赣瑞龙铁路、昌赣高铁、兴泉铁路、赣深高铁相继建成开通运营,赣州“两纵三横两放射”铁路网布局正在加快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网络体系不断完善,赣南革命老区正式跨入高铁时代。2021年,公路通车里程4.53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1.71万公里,改扩建普通国省道近1800公里,国道县域覆盖率达100%,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59公里,比2012年增加601公里,约占全省四分之一,“四纵四横九联”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一环三联”快速路网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全面进入“高架时代”。黄金机场T2航站楼建成运营,航空口岸实现同步临时开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唯一同时拥有铁路、公路和航空口岸的城市。


图片


邮政电信业务规模扩大。2021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30.08亿元,是2012年的7.5倍,年均增长25.1%;完成电信业务收入65.2亿元,比2012年增长44.4%;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013万户,比2012年增加409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294万户,是2012年的4.3倍。

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始终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路径,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结合山水环绕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等特色,精心打造山、水、人、城、业和谐共生的生态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2021年,城镇化率达56.35%,比2012年提高15.4个百分点。综合文化艺术中心、现代会展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三大中心稳步推进,市美术馆、科技馆、城展馆、档案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五馆一中心”也已启动建设。城市道路、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更加完善,全市“海绵城市”标准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城区主要道路树池绿化或软覆盖均达100%,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国家森林城市并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图片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科技驱动创新赋能。政策支撑成效凸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赣州市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实施方案》《赣州市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的若干政策措施》等10多个政策措施,从平台搭建、人才引进、创新环境等方面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已获批离子型稀土、脐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峰药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2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138个省级创新平台和载体,中国科学院赣江研究院建设落地赣州并挂牌运行,实现了国家级大院大所“零”的突破。在优质的平台效应下,建成了章贡区、赣州经开区2个国家高层次人才产业园,获批组建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9个,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增至1852名,引进2.77万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1067家,44家企业入榜独角兽、瞪羚企业,累计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多家,居全省前列。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R&D经费)支出由2012年的6.5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7.45亿元,增长7.8倍;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0.43%提高到1.58%,提高1.15个百分点。专利授权1.98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06件。


图片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投入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支出218.15万元,年均增长9.8%,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22.7%。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7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27%,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由2012的8.5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3.1万人,净增4.6万人。改扩建城乡学校5821所,校舍面积增长68.8%,完成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1994个,义务教育“农村弱、城镇挤”问题得到缓解。

文体事业全面开花。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点全覆盖,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1%。2021年,共组织有影响的各类群众健身活动602次,参与人数500万人次;拥有文化馆19个;组织文艺活动932次,是2012年的1.2倍;公共图书馆19个,有藏书529.31亿册,比2012年增长1.5倍;博物馆23个,比2012年增加5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97%、99.98%,分别比2012年提高1.7、0.7个百分点。2021年,共有市级体育社会组织73个,其中,市级协会54个,比2012年增加33个;二级裁判员发展人数398人,二级运动员发展人数184人,分别净增28、50个;少儿体育学校19个,在校学生8313人,是2012年的2.9倍;专职教练员125人,是2012年的1.4倍。

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687个。其中,医院16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2个,卫生院32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共129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个,分别比2012年增加111个、11个、7个、397个、2个。卫生技术人员5.6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4万人,注册护士2.59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117.0%、139.8%。卫生机构床位6.01万张,是2012年的2.2倍。新增养老机构34个,总床位达5.7万张、增长46.2%,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医疗健康服务。


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



美丽赣州建设持续推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指引,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共建自然保护区51处,其中,创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1处,比2012年增加3处。自然保护区面积23.0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9%。共有森林公园31个,面积14.93万公顷,其中,省级以上森林公园31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0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9处、省级以上地质公园4处。坚持城乡造林绿化一体化,完成人工造林429.7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列全省各设区市之首,让城市变绿、乡村变美成为现实。


图片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9.5%,所有县(市、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共有空气自动监测站38个,环境监测站17个,污水处理厂51座。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8.6%,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81.51万亩,水土保持率达82.4%,水土保持“赣南模式”在全国推广。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人均GDP明显提高。人均GDP继2012年迈过2万元门槛后,2017年、2020年先后跨过3万元和4万元大关,2021年达46452元,翻了一番,占全国的比重由50.4%提高至57.4%,占全省的比重由70.1%提高至70.9%。


图片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7万元增加到4.02万元,由全省第11位前移至第9位,占全省的比重由93.1%提高至9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0.53万元增加到1.47万元,增速连续九年居全省第1,占全省的比重由65.4%提高至78.5%;城乡收入比由3.53缩小到2.74。


图片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40.0%、45.4%下降到31.8%、34.7%,分别下降8.2、1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1.27万元提高到2.4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0.39万元提高到1.36万元。2021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空调、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95台、100台、38台、142台、59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空调、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75台、100台、15台、51台、30台,每百户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3辆、32辆,拥有摩托车65辆、91辆。城镇、农村居民平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51.16㎡、65.67㎡,分别比2012年增加14.47㎡、26.89㎡。

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共整合投入民生类财政资金超5千亿元,2021年,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超八成。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8.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保、困难群众低保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438.11万人,3.64万城镇居民和33.37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尽锐出战、越战越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赣州与全国、全省一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贫困县如期退出、1023个贫困村(含167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改革攻坚,开放创新,担当实干,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创造新时代“第一等”的发展态势和业绩,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