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分别在南康、信丰、崇义、寻乌等4个基层分中心举行了“劳模道班”揭牌仪式。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效应,即日起,“赣州公路”微信公众号将推出《劳模风采》专栏,展现新时代公路人立足岗位,争创第一等工作的生动实践,引领全市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寻乌公路分中心养护中心主任谢礼标同志的故事。
在寻乌公路分中心,提到谢礼标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他人眼中又苦又累的公路养护工作,谢礼标自1985年入职,一干就是37年。从当年的小谢到如今六岁孙女的爷爷,为公路养护事业奉献了全部青春。
有一种工作看似平凡,却在几十年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彰显伟大;有一份工作看似简单,却也在轻松简单的表象中处处透着繁重和艰辛。作为队长,谢礼标多年来,一直以路为家;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谢礼标总是一马当先。无论是山体滑坡,还是骤雨暴雪,年轻的队员劝他歇一歇,他却总是摇摇头,又冲锋在最前线。事实证明,事业不是喊出来而是干出来的,理想的花朵要用汗水浇开,事业的硕果要靠心血催红,幸福的生活要靠双手创造,“谢礼标道班”的得来,是实实在在的付出,靠的是对公路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
常言说得好,“精雕细琢始得玉,千锤百炼方成钢”。谢礼标在如一日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队员发扬优良传统,展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和无私奉献的公路精神。
2008年,谢礼标调到吉潭养路队担任队长,辖区中管养车流量最大、工作难度最强、养护里程最多。当年寻乌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养护路段发生了大面积塌方和交通受阻。谢礼标带领队员,兵分两路抢修,战天斗地鏖战三小时,终于抢通受阻公路。
如今的谢礼标已经是小六十的人,但干起活来,依然如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样充满拼劲儿。为了疏通水沟,跳进臭气熏天的污水沟,他掀开重达一百多斤的水沟盖板,埋头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为了抢修山体滑坡导致的水毁公路,他干脆把家“搬”到工地,饿了扒口饭,醒着就干活。二十几个日夜睡不上一个安稳觉,吃不上一顿应时饭,穿不上一件干净衣,与队员一道,雨里淋、泥里踩,搬石块、运树枝、清边沟、开便道。工具够不着的地方,伸手就去掏。手被刮破了,身上挂了彩,都浑然不觉。这就是“硬汉”谢礼标。
正是这种拼命硬干的精神,让谢礼标连续25年被评为分局“先进生产者”,多次被江西省公路管理局、赣州市总工会、赣州市交通运输局、寻乌县总工会、寻乌县劳动委员会、寻乌县经贸委评为“先进生产者”“最美养路工”“优秀共产党”“优秀青年”等称号,2004年荣获赣州市“百个好典型”,2012年荣获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被评为赣州市“十大最美交通人”,2020年获全国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好的路况不会从天而降,而是需要无数人胼手胝足的辛勤奋斗。公路人的披星戴月,是为了让公路更加“畅安舒美”,让百姓出行更美好。谢礼标没有豪言壮语,只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选择公路养护事业为终生职业,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热爱公路”这一铮铮誓言。
这次用谢礼标的名字命名道班,是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寻乌公路分中心发扬的表现。在榜样力量的指引下,激励了无数来者勇挑重担,奔走于公路养护一线,发现并学习谢礼标身上的公路人精神,让这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荣光。即便是平凡的岗位,只要踏实下去,在岗位上沉下心来,勇挑重担,就会让青春格外闪光,收获着不一样的人生。
来源:寻乌公路分中心
作者:汪楠
编辑:王小妹
校对:丁年丰
审核:宋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