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结果公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县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

访问量:

尊敬的何定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特色产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我县按照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在坚持柑橘主导产业不动摇的情况下,多元发展了百香果、鹰嘴桃、猕猴桃、葡萄、茶叶、红薯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柑橘面积稳定在28.3万亩,特色产业面积达16.23万亩其中百香果2.5万亩、鹰嘴桃2万亩、茶叶0.86万亩、猕猴桃0.8万亩、红薯1.5万亩。2023年开始,根据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的要求,我们筛选了寻乌蜜桔和百香果作为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打造,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综合产值分别达到10亿、2.5亿元,培育2家以上省级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在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相对完善,具有一定品牌价值的富民产业。我局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提案非常好,针对您所提的建议,将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

一、坚持龙头带动促发展

为做好产业发展,重点抓产业主体培育,已投入18亿元,在县域南北区域分别建设云上橙·中国(寻乌)柑橘科学园和深寻食品产业园,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等短板。已培育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5家,认定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新增农产品销售企业入规入统4家,数量全市最多,留车镇(蛋鸡)成功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寻乌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获评首批江西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企业入驻两园、申报龙头企业以及农业企业入规入统等相关工作。目前,已推荐5家符合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条件的企业到市局,等待市农业农村局批复;协助做好统计部门新增农业企业入规入统2家。

二、坚持品牌建设提产值

大力实施“品牌兴县”战略,出台《寻乌县推进“橘乡情”品牌工作方案》,把“橘乡情”品牌列为寻乌县“四大品牌”之一。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扶持政策落实和品牌创建保护工作,每年认证一批“两品一标”“赣鄱正品”“圳品”“富硒”产品。同时,依托中宣部、全国供销总社、阿里巴巴集团资源优势以及我县“第四方物流”效能优势,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寻乌蜜桔”“中国蜜桔之乡”“中国脐橙之乡”,做优做强“寻乌蜜桔”中国驰名商标,创建“寻乌百香果”“寻乌蔬菜”“寻乌鹰嘴桃”等公共区域品牌和特色品牌,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通过“富硒”“二品一标”认证,扩大品牌影响力。目前有6个企业7个产品获“圳品”认证,分别排名全省第1和第2,新建成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3家,占全市六分之一;“果蔬类”农产品电商销售额排名全市第6。年内先后组织举办首届百香果文化节、茶文化节和蓝莓、鹰嘴桃市场推介等活动,且在12月初组团参加首届2023年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上,我县是唯一县级展馆。绿色有机认证总数达108个,2023年新认证绿色农产品14个、有机农产品12个,富硒认证总数达124个,数量均位居全市之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引导企业进行品牌创建。进一步扩大我县农产品影响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三、坚持数字赋能拓销售

顺应数字经济浪潮,坚持农业数字化,通过建设现代化综合物流快递园区、综合电商产业园区及电商服务中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体系的全覆盖,加快县级农产品上行中心等各类物联平台建设,持续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构建了以脐橙、蜜桔、百香果等水果产品为主,以红薯、蜂蜜等农特产品为辅的全年不间断供网销供应链。截至目前,我县共培育5家县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打造2个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开拓了销售渠道,还促进了电商快递业务的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实现了农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展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美好前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培育壮大农业数字经济。把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作为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数字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深入挖掘农村在推进数字销售方面的潜力,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坚持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点,大力发展内容电商、品质电商、社交电商、视频电商等。

感谢您对我们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寻乌县农业农村局

                               2024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