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灾害救助

江西省2024年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要点印发

访问量:
江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江西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江西省2024年防震减灾和

抗震救灾工作要点的通知

   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夯实防的基础,增强减的效果和提升救的能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地震安全服务保障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健全体制机制,压实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责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救灾目标任务的新部署新要求,全面贯彻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全国地震局长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全省两会工作部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抓好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二)健全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地方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的意见》,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和市、县(区)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市、县(区)相关部门承担地震风险防范职责,发挥防灾减灾救灾机构统筹协调作用,衔接好“防”与“救”责任链条,建立统一高效、协调顺畅的防震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形成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闭环管理工作机制。


(三)完善法规预案。推进《江西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实施,开展《江西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立法调研,推动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落实,强化防震减灾救灾法治保障。继续推进各级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制定省、市、县(区)地震应急工作手册,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夯实监测基础,提高地震监测预警水平

   (四)提升监测站网能力。实施地球物理固定站点升级、流动观测和异常核实、备品备件库建设、地震监测中心站运行环境改造,有序开展地震观测系统、数据平台、运行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省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九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深化开放合作,深入开展江西及周边地区透明地壳和华南地块解剖地震研究,积极申报国家野外站。


(五)加强震情研判和预警服务。加强地震预报研究,会同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强化地震预测预报联合攻关,加强震情短临跟踪分析。健全地震趋势会商机制,按月、年开展地震趋势会商研判,全力做好重要时段、重点地区地震安全保障服务。大力推进地震紧急速报预警信息在铁路、矿山、水库等行业推广应用,建立重大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建立健全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联合运行维护保障工作机制,加快实施地震预警信息对外服务。


强化隐患排查,查明地震灾害风险底数

(六)推进地震构造环境探查。深入贯彻实施《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地震构造环境探查工作的通知》《江西省地震构造环境探查总体方案(2022—2030年)》,制定并完成年度任务,推进地震危险源探查。宜春、九江、抚州、吉安加快推进实施城市活断层探测,赣州开展石城-寻乌断裂地震构造环境探查,其他有条件的市、县(区)因地制宜,稳步开展地震构造环境探查,进一步摸清风险底数。


(七)推动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深入推动市县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业务,继续采取市县主导、省局配套机制,持续开展部分市县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推进评估成果应用,为市、县政府提供科学有效决策参考。建立健全预评估信息更新等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抗御大震韧性。


加强风险防范,提升城乡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八)加强抗震设防监管。开展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检查,健全完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体系,深化“站局合作+执法”机制,贯彻落实地震安全性评价从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强化从业行为信用监管。加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审查、抽查力度,提升执法工作信息化水平。服务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南昌、九江试点开展超高层建筑、特大桥梁等重大建筑健康监测。


(九)推进赋能增效促发展。全面实施《南昌都市圈防震减灾规划(2022-2035年)》,南昌、九江、宜春等地持续推进规划落地见效,服务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防震减灾合作协议落实。赣南赣北等重点地区针对性研究落实震情监测、跟踪研判、应急准备等工作措施,定期开展工作检查,切实做好预案、装备、队伍准备。各地探索开展“防震减灾+”特色服务,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


(十)推进巨灾防范等重点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国债项目相关要求,高效有序推进江西省巨灾防范工程国债项目的设计、招标、实施、验收等工作。继续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加大普查成果梳理和成果应用。加强与其它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做好加固数据信息“应采尽采”和动态更新,巩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作成果。


强化应急准备,提升地震应急救援水平

(十一)强化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运体系,不断强化省市县乡四级储备,丰富抗震救灾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健全救灾物资快速调拨发放机制,确保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得到快速救助,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十二)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发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骨干队伍、地方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作用,完善部门间、军地间协调联动机制,发挥社会志愿者积极作用,形成应急救援合力。推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中地震救援装备的采购、配发和使用培训。


(十三)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等十二部委《关于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江西省应急管理厅等十三厅局《关于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要求,指导各设区市启动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有序开展应急避难场所评估,推动科学合理规划、高标准建设城乡应急避难场所。


加强宣传演练,筑牢地震安全防线

(十四)加强应急演练培训。因地制宜开展多层级、多部门的地震疏散演习、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特别是2024年地震预测高风险地区,要以练备战,不断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组织举办各层级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业务培训,提高防震减灾救灾业务综合能力。


(十五)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广地震信息、地震知识普及、技术咨询等公共服务产品。做好震后震情监视跟踪、震情分析研判、地震灾情收集、地震烈度调查、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地震舆情引导等地震救援技术服务工作,向当地政府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


(十六)开展公众科普宣传。推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创建,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名片。持续开展“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强化重点时段、防灾减灾日和重大活动科普宣传,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丰富科普产品、创新宣传方式,举办科普讲解大赛、科普作品大赛等活动。加强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普及地震知识,不断提升公众应急能力。



来源:江西应急管理公众号
编辑:廖莹
初审:蓝泽松
复审:陈京燕
终审:彭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