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执行公开>政府重点工作

新闻记者:让我们把镜头留给自己

访问量:

酷暑时节,县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深入我县各行各业,用镜头记录奋战在高温前线的劳动者们。高温之下,新闻记者既是记录者,也是坚守者。

连日来的高温,即使是上午时段,地面温度也是40℃以上。在某驾校训练场,驾校教练们正顶着炎炎烈日,站在训练区域为学员讲解驾驶技巧,而在他们身后,有一位手持摄像机的身影异常醒目,烈日下,他正不停地跟拍驾校教练,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工作日常。

融媒体中心记者刘金龙说:在烈日下,各行各业都很辛苦。我这次拍摄的是驾校教练,就是想通过我的镜头向群众展现这一群体,从而激发更多的人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户外拍摄仅半小时,刘金龙与同事早已大汗淋漓,手中的摄像机也变得烫手。即使炎热难耐,他们依旧充满干劲,为了拍摄最好的画面,他们顾不及炙热的太阳和发烫的地面,在烈日下持续拍摄和采访。

融媒体中心记者刘金龙说:现在地表温度已有40多度,出来采访没一会儿,我的衣服就已经湿透了。但是作为一名记者,采访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出来采访就想把它做深做透,无论是镜头的拍摄还是同期声的录制,我们都想做到最完美的状态,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

与其他工作岗位不同的是,除了需要在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外出采访外,新闻记者还有许多“后勤”工作:每天早上,到单位后联系采访对象;采访结束后,没有片刻休息,必须立即回单位写稿、剪视频、编画面。有时一条新闻,要采访多个部门、多个对象,一天采访不完,就要第二天、第三天持续跟进采访。

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彭春蕗说:天气很热,长时间的拍摄让我有过退缩的念头,但是当你用心去感受镜头,拍到好画面时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或许这就是我坚持下来的理由。

高温天气,他们无惧“烤”验,不负“热”爱,奔波在新闻一线,踏足在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热土,用真心倾听民声,用镜头和笔尖记录下每个瞬间、每个现场、每个感动。

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华清说:作为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新闻记者常常要在烈日的暴晒下工作,用镜头和文字去记录劳动者默默付出的故事,向社会传递好声音、正能量。

新闻记者们的“热”,更直接表现于“热爱”和“坚持”,只有接地气,作品才会有灵气,只有俯下身去,才能和群众心贴心。

市民谢女士说:新闻记者就是铁打的“汉子”,新闻事件发生在哪里,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高温下他们不说苦和累,我觉得他们比阳光更耀眼,正是因为这些新闻记者不顾高温,在酷暑中奔赴一线,才有了一篇篇呈现寻乌好声音、讲述寻乌好故事、展示寻乌好形象的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我们为他们点赞。

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时常在路上,用心去挖掘亮点,与被访者沟通,去交流,去倾听,用镜头真实地记录每一个瞬间,用文字传递每一个故事。

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华清说:当我双脚踩在乡间路上的时候,那一瞬间非常有归属感,我看到很多群众为了乡村振兴,非常努力地工作,我觉得这些精神风貌是值得我向整个社会去传达的。

风云岁月文章记,烟火人间镜幕生。不论酷暑还是严寒,他们总是用笔用镜头记录发生的一切,用心用情讲好寻乌故事。让我们为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点赞!也向高温下的每一份坚守与付出致敬!(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