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一起走进非遗

来源:县文广新旅局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2-06-21 09:23:43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少有。

      那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大家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片

01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什么?

      a.口头传统和表述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b.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f.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04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代码:

      共分为十大类: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05


非遗保护方针与原则: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

06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准要求:

      ①真实存在,有突出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

      ②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清晰的传承脉络,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一般要求在本地不间断传承发展一百年以上)。

      ④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⑤具有潍水文化的典型性、代表性。

      ⑥生存状态濒危,亟须进行保护。

      ⑦有符合要求的项目保护单位。

      ⑧符合文化部门其它申报要求。


07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提供的材料:

      ①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简介、基本信息、历史渊源、特征价值、传承谱系、项目管理、保护单位、保护计划等内容。(有标准表格)。

      ②辅助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证明材料、授权书、承诺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0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