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长宁镇在县党群服务中心召开“长宁镇城北村数字经济产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并详细介绍了城北村数字经济产业建设思路和取得的成效。
长宁镇城北村位于寻乌城区中心,是典型的城中村,交通便利,物流企业多。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9人,党员致富带头人3人,2018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淘宝村”。近年来,长宁镇城北村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电商产业发展,正以合作共赢模式实现富民强村,为实现乡村振兴开创新局。
一、敢闯新业态,党建引领聚合力
为适应电商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城北村党支部经过集体决议,积极发挥城中村物流便利,资源集聚等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注册成立“寻乌县牛角湾电商有限公司”,引领电商产业的发展。一是搭建平台。2022年,城北村党支部从村集体经济收入抽取340万元建设电商大楼,打造电商产业孵化基地,配备办公场地、培训场地和电商直播间,购置一批2万多元直播设备,设置了共享办公区、共享直播间、共享会议室、共享洽谈区等。二是优化服务。根据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特点,把“寻速办,乌差别”的营商环境延伸到电商领域。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指导、解决难题、宣传推广等方式为企业或村民发展电商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孵化新人才,外引内培育头雁
产业发展,需要领头雁带动。一个党员可以带动一群人,而一群人可以带动全村的人。城北村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在年轻、高学历,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优秀电商人才优先推荐入党。支部党员带头电商创业,依托农业农村部门扶持资金,培育赣州泓源达果业有限公司、丽衣恋服装厂等10余名电商产业“红色头雁”,党员电商手把手帮扶青年创业,带动群众就业,吸引潘振兴、曾令著、郭立等13名80、90后在外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全村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共享新成果,富民强村开新局
城北村辖区内共有电商企业112家,电商个体户506户,电商销售产品以生鲜水果、电子加工品、服装为主,为更好服务电商企业发展,城北村党支部为赣州泓源达果业有限公司、寻乌县岭南友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提供电商培训、产品销售等服务保障。2022年,帮助企业实现生产销售额达7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950个,村民年均增收达9000元。电商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产生多种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途径,如租赁直播间增收、自播盈利增收、供应链盈利增收、流量分成增收等。2022年,村集体经济达到68.99万元。预计2023年电商直播经济将带来15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可达80万元以上。
据了解,长宁镇将持续努力打响城北“中国淘宝村”品牌,以共建共享的建设思路,积极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园区,着力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帮助农民开展线上销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问答环节
一、问: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城北村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园区项目情况?
答:城北村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园区项目是我镇2022年重点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除了电商大楼内部的精致打造,还向外延伸建设小游园、小广场、小停车场,直接服务城北片区市民1万余人,大幅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便利便民。内部面积约2000平方米,户外面积2600平方米,立足“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的建设理念,精心规划设计功能区块,设有电商产业孵化基地、童心港湾、书画室、文体广场、停车场等,可覆盖各年龄段群众需求,实现聚集人气、做旺人气。
二是服务产业。近几年,城北村两委积极发挥城区地理、人口等资源集聚优势,紧跟当下经济潮流,大力服务发展电商产业。该孵化园区配备了办公场地、培训场地和电商直播间,着力培育一批优秀的农村电商培训讲师、电商从业人员等电商人才,带动当地农产品线上销售,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三是共建共享。以“共建共享”的思路打造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其中的共享办公区、共享直播间、共享会议室、共享洽谈区均免费提供给电商创业团队使用,同时整合文明实践团队、电商创业团队等人力资源,共同推进数字经济产业提质增效,开花结果。
二、问:城北村作为“中国淘宝村”,在服务电商产业发展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答:城北村根据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特点,把“寻速办,乌差别”的营商环境延伸到电商领域。
一是资源共享,将新搭建的电商平台免费出租给辖区内企业使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办公场所最小化。
二是技术指导,将辖区内112家电商企业,506户电商个体户纳入电商培训服务范围,积极组织开展电商培训、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已为赣州泓源达果业有限公司、寻乌县岭南友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提供电商培训服务。
三是走访联系,镇村干部经常走访联系进驻企业和从业人员,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宣传最新惠企政策,协调解决物流快递,用电保障等实际困难。
四是宣传推广,通过外出学习,示范讲解等方式,大力宣传直播带货的运营方式,提升电商从业者的经营水平,增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信心和决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