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脱贫攻坚 > 政策文件

寻精扶办字〔2021〕18号+关于印发《寻乌县生态移民小镇(学习、强国社区)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政策》的通知

来源:县扶贫办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1-05-18 11:21:29

寻乌县生态移民小镇(学习、强国社区)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政策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生态移民小镇(学习、强国社区)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工作,切实解决好“搬出来后怎么办”问题,真正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保障移民群众长远生计和安置区长治久安,特制订本扶持政策。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居民自治、有利于管理服务”为标准,同步建立和完善进城一至五期安置点的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工作,搬迁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同等享有便利可及的城镇公共服务,就业创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面貌不断提振,逐步融入城镇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实现移民群众“务农耕作转移到城镇就业,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目标,把安置点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全面提升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

1.户籍管理服务政策。衔接好移民群众农民和居民“两种身份”、迁出地和安置地“两种利益”。在保持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林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其他惠农政策权益不变的前提下,本着自愿原则,积极引导移民群众落户县城学习、强国社区。移民群众入住后,可到居住区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入手续,也可保留原户籍身份不变;办理城镇户口迁入手续后,纳入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户口未迁入的,按照居住地为主、户籍地为辅的原则管理。公安部门要及时为移民群众的户口迁移提供快捷优质服务,免费换发户口本,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2.计生服务政策。计生服务管理按移民安置区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移民群众要执行好计生政策。移民群众可自愿纳入社区居委会管理,享受当地计生政策,也可延续原迁出地计划生育管理。计生服务管理部门要加强计生人口的档案管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牵头单位:县卫健委;责任单位: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3.就学服务政策。按照“划片分学区、就近入学”原则,移民户小学生可选择在附近学校就近入学,初中生比照长宁镇户籍学生招生或转学,对选择在安置区附近就读的学生应妥善安排,不得拒收移民户学生。安置区附近学校因饱和无法容纳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移民户搬迁学生就读问题。落实好移民困难家庭贫困子女享受的教育资助政策。(牵头单位:县教科体局;责任单位: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4.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移民群众迁入城镇居住后,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政策待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县医疗卫生部门负责提供,其原有医疗保障相应由迁出地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医保局接转;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综合易地搬迁安置点医疗机构,按标准配置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分别在学习社区、强国社区配套建设学习社区卫生室、强国社区卫生室,解决易地移民群众就近就医看病需求;县卫健委要定期或不定期为移民群众提供免费义诊,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牵头单位:县卫健委;责任单位:市医疗保障局寻乌分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5.兜底保障政策。移民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农村和城镇低保互转,原在农村享受农村低保的,转变身份后,符合办理城镇低保条件的可直接办理城镇低保;接转手续办理按属地管理原则,搬迁当年由迁出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办理。(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6.社会化服务政策。引进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社会化服务,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每户(套)300元每次收取装修垃圾清运费,不足部分(300/户)由县财政补贴;物业费参照同类居民小区物业收费标准(0.6/㎡)执行,其中:0.3/㎡由县财政补贴2年(引进物业公司起计算)。(牵头单位:县城市社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住建局、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7.丧葬服务政策。移民群众享受优惠丧葬服务政策。一是公墓区安置,可在原乡(镇)公墓区及县级公墓区(专门为移民群众划出地块)寄放,费用优惠收取(20年期2000元)。二是宝塔安置,在县级骨灰堂宝塔寄放,费用优惠减半收取。(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二)就业和培训服务政策

8.就业培训政策。分别在学习、强国社区设立就业服务窗口,结合移民群众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对搬迁劳动力开展针对性全员培训,逐户建立培训档案,不断提升就业技能。确保有培训意愿的移民群众劳动力1年内至少接受1次职业培训。对移民贫困劳动力和在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登记失业的移民群众统一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培训期间每天30元的生活费补贴(培训时长每天不得少于8个标准学时要求),所需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由县级就业补助资金列支。(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9.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服务支持力度,支持搬迁移民贫困群众创业带动就业。对有创业意愿并有一定创业条件的搬迁贫困劳动力,及时开展创业培训,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创办企业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 6 个月以上的搬迁贫困劳动力,可给予 5000 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金融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10.就近就业政策。围绕县石排工业园区、物流园、电商园等挖掘就业岗位,优先安置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有就业需求的家庭最少有1人实现就业,力争有就业能力需求就有就业岗位。对学习、强国社区移民区内合法合规的制衣厂、手工作坊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移民群众就近就业的,在贷款贴息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并参照农村类似“扶贫车间”政策执行。对吸纳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 6 个月以上(提供工资流水)、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小微企业,给予 500/人的吸纳就业一次性就业补贴(已享受扶贫车间政策的企业不再重复享受)。所需资金由县财政统筹解决。(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11.县外省外就业政策。对搬迁劳动力到省内跨县(市、区)企业务工并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给予每人300 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到省外务工的并稳定6个月以上的,给予每人 600 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申报程序和材料比照申报贫困劳动力外出交通补贴的程序和材料执行,所需资金由县财政统筹解决。(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12.公益性岗位政策。县人社局、县林业局等部门要向移民群众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开发保洁、保安、护林员、公共服务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县人社局和县林业局筹集帮扶资金,用活用足政策,确保移民群众公益性岗位工资可以及时发放到位,保证移民困难群众长期有稳定收入。所需资金由县级就业补助资金列支。(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城管局、县扶贫办、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三)产业扶持服务政策

13.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移民群众异地(县内)租赁土地或山林发展产业,在确保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前提下,结合县产业扶持政策,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及时落实好产业奖补措施。水源乡太湖村、三标乡“两个半村”移民群众后续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参照《寻乌县太湖水库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扶持补助实施方案》(寻农发〔202027号)执行。(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生态移民小镇(学习、强国社区)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全面落实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生态移民小镇(学习、强国社区)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分管扶贫工作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扶贫工作领导任副组长,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教科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城市社区管委会,由城市社区管委会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协调、联络沟通后续服务管理和扶持各项工作。

(二)落实主体责任

各牵头单位要切实担负牵头职责,主动担当、主动统筹、主动协调,定期或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各责任单位要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对照若干措施中的工作要求,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三)强化经费保障

县人社局、县林业局等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确保就业创业、公益性岗位、基本公共服务等各项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县财政局要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就业创业补贴及产业扶持等各项政策奖补资金。

(四)加大宣传力度

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三标乡、水源乡(及相关乡(镇))、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等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有劳动力的移民群众积极就业、自主创业,有培训需求的移民群众积极参加培训,尽快实现就业。要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移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全力打造易地搬迁工作的“寻乌名片”。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