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我县对标深圳蹚出新型工业路

来源:寻乌县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5-02-15 10:11:00

我县以“全面对标深圳规则规制”为突破口,瞄准大湾区产业外溢机遇,以深圳龙岗•赣州寻乌共建产业园为载体,以龙岗寻乌联合招商为抓手,着力打造大湾区产业链供应基地,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总投资5.4亿元的深圳龙岗•赣州寻乌共建产业园,是深寻两地携手打造“特区+老区”产业合作的示范项目。该项目深度植入湾区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聚焦通用设备、超纤新材料、电子精密结构件等制造产业,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实现两地资源高效集聚、产业协同发展。赣州市起航光电有限公司2024年11月份落户深圳龙岗•赣州寻乌共建产业园内,是一家集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光电子器件、显示器件等制造、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主要生产的产品为手机、iPad显示屏薄化,主要服务于华南手机市场。该企业在落地三个月就实现了试投产,刚投产日均产能就已经超过了4000版显示屏,开创了“寻乌速度”。

赣州市起航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夏光远说:我们来寻乌主要是看重寻乌的地理优势,我们是从深圳搬过来的,来之后3个月就实现了试投产,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这个生产时效甚至比深圳还要快一些。

为了实现产业链供应与大湾区同频共振,深圳龙岗•赣州寻乌共建产业园在招商上对标深圳,采取产业链招商、供应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招商模式,前来考察的企业络绎不绝,在园区建设期就已有5家企业签约落地,正在洽谈企业9家。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股股长周博文说:我们在项目规划建设、招商等多个方面借鉴了深圳的先进理念,结合寻乌的发展特点,比如在招商方面,从以前“捡到篮子都是菜”转变为“精挑细选好项目”,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我们的产业融入到大湾区的发展格局中。

产业园建成了,企业过来了,如何让产业园与本土首位产业高度融合、成群成链?我县以数字化赋能为抓手,向整机制造、终端产品发力,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壮大CNC数控机床规模,加速空压机产业向数智化转型升级。在江西赛锐科技有限公司精密制造车间内,一台台新型CNC数控设备整齐排列,工人在加工合金构件产品。该企业去年通过引进升级智能型和自动化加工设备,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数控CNC加工中心企业,数智化车间实现年产2000万件3C产品,是华为、比亚迪、大疆无人机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特许供应商,迅速成为寻乌通用设备制造产业链头部企业。

江西赛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承标说:寻乌给我的感觉是很有活力,效率非常高,很像深圳,在这边我没有后顾之忧。今年开年,我们的销售态势非常好,目前的订单生产已经排到七月份了,对未来的发展我很有信心。

车辆驶入寻乌,每隔数百米,就看到有工业项目在施工,塔吊林立、机声隆隆的建设场景让春日里的小县城变得火热。工业不断壮大的背后是我县全力打造比肩大湾区的营商环境的结果。这些年,我县坚持“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目标要求,依托深寻支援合作机制,联合深圳市龙岗区推出“大湾区·视频办”跨省办理模式,寻乌县与大湾区在项目建设、医疗卫生、文化发展等多个领域300多个事项实现了视频办。同时,我县对标深圳打造了15分钟政务服务圈,创新推出“园区事园区办”模式,成立由县行政审批局全面负责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业园区分中心,园区企业办事距离由15公里缩短到2公里以内,办事用时平均节省75%以上。园区可办事项由原来的22项赋权事项扩展到一窗系统可办的2000余项,实现了企业“办事不出园”。昔日的小县城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逐步打造成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帆、刘华清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