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委政法委被评为第七届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作为平安建设的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寻乌、法治寻乌工作目标,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交出了上级肯定、群众满意的优异答卷。
“谢谢你们,在你们的帮助协调下,困扰我们两年的土地流转资金终于拿到了……”近日,三标乡胡屋村村民童学文拉着联户干部的手连连道谢。原来,三标乡胡屋村有60户村民因土地流转金两年未到账,部分村民意见很大,与蔬菜大棚基地承包商产生了矛盾。
县委政法委联户干部廖劲涛说: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个土地流转金拖欠的情况后,迅速与“123”法律服务团队的成员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经过与蔬菜大棚基地承包商反复上门沟通协商后,土地流转金终于发放到了村民手中,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三标乡胡屋村村民刘金运说:非常感谢联户干部,两年都没到位的土地流转金,多亏了他们一直奔波,帮我们要回来了。
三标乡胡屋村的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是我县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县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县推行了“单位联村、干部联户、法治联基”平安建设帮扶联系机制,全县3000名干部职工结对联系6万余户农户,全县99个企事业单位挂点联系帮扶188个村(社区),每村配备一支法律服务团队(即一名法律顾问、2名政法干警、3名巡回审判人员),通过定期联合和大规模走访调查,精准对接群众平安需求,深化平安创建,服务乡村振兴。
县综治中心主任何艳红说:2023年,通过走访摸排,全县共上报民生民安类事件8.5万条,摸排各类矛盾纠纷2670件,化解2652件,化解率达99.32%。通过单位联村、干部联户、法治联基的“三联”工作机制,将大量的矛盾纠纷防范在前,化解在当地,实现了民情在调查中掌握、风险在调查中防范、矛盾在调查中化解。
不久前,县“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在进行一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朱某和曾某是一对昔日恋人,因恋爱期间的钱财往来产生纠纷。县委政法委在接到诉求后,联合法院和乡镇司法所,在县“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进行调解。
县综治中心干部陈丹凤说:当时我们从讲情、讲理、讲法等方面,对二人进行劝导,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两位因钱财恶语相向的昔日恋人,最终心平气和、协商一致化解了矛盾。
让老百姓有个地方“找个说法”,县委政法委牵头在全市率先设立了“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采取“重点部门常驻、一般部门轮驻、涉事部门随驻”方式,整合37个部门资源力量进驻中心,安排80名法律和调解专家“坐阵”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打造县内矛盾纠纷的“终结地”。仅2023年,县“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就牵头处置了矛盾纠纷153件、司法确认35件、开庭审理案件3件。
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2023年全县公众安全感达99.64%,2024年上半年公众安全感达100%。创新培育的“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助力乡村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获评全省“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连续5年荣获赣州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寻乌不寻常”的社会治理业绩,获得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的批示肯定,并入选第一届“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事件”。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严考泉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拓展“寻乌模式”内涵和外延,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寻乌、法治寻乌!(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金龙、袁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