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头条

“山城”小县的蝶变

来源:寻乌县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4-12-04 19:38:07

地处赣粤闽三省交界的寻乌是个典型的山区县。这些年,在中宣部等各级部门的倾情关怀和帮扶下,我县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发展壮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进位赶超的振兴发展之路。

王艺璇,中宣部挂职干部、长宁镇三二五村第一书记。这段时间以来,她走村串户,收集村民对地下排水排污基础设施改造的意见和建议。

村民范正琪说:无论是村里改造,还是哪家要发展产业,帮扶干部都很关心,大家都打心底感谢每一位来我们村里帮扶的干部。

自今年5月底进村接手驻村工作后,王艺璇从学习客家话入手,迅速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中。

中宣部挂职干部王艺璇说:现在能听懂80%以上的客家话,也会用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我觉得,会乡音才能懂乡愁,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融入群众。才能更好做到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真正想群众所想,为三二五村做更多的民生实事。

三二五村是全国首批红色名村。走进这里,红色革命遗址、文旅街区、文化广场、文化客厅、村史馆、法治公园……目之所及,处处都是“精致”的场景。在中宣部挂点帮扶下,我县盘活红色资源,建起了红色文化项目——寻乌调查•1930红色文旅街区、三二五文化客厅和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大变样。

村民李隆万说:我们这里建设非常好,出门就有公园、图书馆、休息室,健身看书非常方便,我们幸福感很高。

群众的幸福感不仅来自于精神文化的满足,也离不开富民产业的发展。在留车镇留车村金鸡产业园,20栋现代化的鸡舍整齐排列,135万羽蛋鸡正啄食着自动传送过来的饲料;而在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数字化包装车间,一枚枚“新鲜出炉”的鸡蛋正通过皮带自动输送到收集台……。

寻乌金鸡项目负责人邱云说:我们这个项目是由中宣部推动的,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大型蛋鸡养殖项目的单栋鸡舍养殖规模一般是5万羽、10万羽,我们打破常规设计,开创20万羽单栋养殖规模的先河。目前我们存栏蛋鸡135万只,每日产蛋量约120万枚,二期建好后,我们将实现300万的满产。

不仅是蛋鸡产业,多年来,在中宣部等各级部门的倾情帮扶下,我县找准产业定位,做强以柑橘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农业产业由“一果独大”转为“百果满园”,实现群众总体增收。

在文峰乡幸福小镇的蔬菜基地,菜农们穿梭在蔬菜大棚采摘新鲜的蔬菜瓜果。这些早上采摘的蔬菜瓜果送到附近的田头冷链物流仓进行预脱冷,中午便能端上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

基地负责人陈文清说:我们的瓜果蔬菜在大湾区非常畅销,现在每天大概有三万多斤左右的蔬菜运往粤港澳大湾区。

如今,在中宣部的促成下,深圳市与我县开展了包括蔬菜项目在内的帮扶项目110多个,项目资金达4.59亿元。在产业帮扶的强劲带动下,我县产业升级成效明显,城乡发展加速融合,民生事业显著进步,全县GDP由2013年的44.91亿元跃升至2023年底的135.88亿元,增长2倍有余;城镇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6621元、4330元增长至35526元、17937元,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帆、刘华清、袁琛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